软件著作权侵权立案标准
软件著作权侵权立案标准
时间:2016-10-20 19:32 作者:广东长昊律师事务所
摘要:立案标准是司法机关判断案件是否成立的初始标准。在软件著作权侵权诉讼领域,一般包含刑事案件立案和民事诉讼立案,与之相应的也分别有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和民事诉讼立案标准。
关键词:软件著作权侵权 刑事立案标准 民事立案标准
立案是指司法机关对犯罪案件或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后,决定将其列为诉讼案件进行侦查或审理的诉讼活动,是诉讼活动的开始阶段。一般包含刑事案件立案、行政诉讼案件立案及民事诉讼立案。然而在软件著作权侵权领域,比较常见的一般是民事侵权诉讼和侵犯著作权罪的刑事诉讼,两种诉讼法律都分别规定了不同的立案标准。了解此类案件的不同立案标准有助于当事人准确确定诉讼策略,选择能够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最佳诉讼途径。下面笔者将结合法律、法规及各项解释的若干规定,对此类案件不同诉讼的立案标准进行一个简单的解析,以期对您有所帮助!
一、侵犯软件著作权罪的刑事立案标准
刑事诉讼中的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或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以及自诉人起诉的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刑事立案作为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是每一个刑事案件都必须经过的法定阶段。由于刑事打击是惩罚罪犯最严厉的手段,所以只有那些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的违法犯罪行为才能适用刑事打击。为避免无罪之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之人不逃脱刑事制裁、严格适用法律,就必须制定清晰的立案标准,达到立案标准的方能进入刑事领域进行定罪量刑评价。
侵犯软件著作权在刑事领域体现为刑法第217条的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音像、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出版他人享有独占出版权的图书,未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音像制品,制作、展览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12月11日通过、12月23日起施行的《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以营利为目的,实施刑法第217条所列侵犯著作权行为之一,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5 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严重情节”:(1)因侵犯著作权曾经2次以上被追究行政责任或者民事责任,两年内又实施刑法第217条所列侵犯著作权行为之一的;(2)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2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3)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同时规定,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20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1)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10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2)造成其他特别严重后果的。
由此可见,本罪立案标准包括四种情形:
(1)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5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
(2)因侵犯著作权曾经2次以上被迫究行政责任或者民事责任,两年内又实施刑法第217条所列侵犯著作权行为之一的;
(3)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2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4)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本罪立案标准的第1种情形,“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5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究。这里的“违法所得”,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是指获利数额,即销售数额扣除成本后的数额。
本罪立案标准的第2种情形,“因侵犯著作权曾经2次以上被追究行政责任或者民事责任,两年内又实施刑法第217条所列侵犯著作权行为之一的”, 应当立案追究。所谓“曾经2次以上被追究行政责任或者民事责任”,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侵犯他人著作权,曾经受过2次或者2次以上的行政处罚,或者2次及2次以上被人民法院判决、调解承担民事侵权赔偿责任;或者受行政处罚、被追究民事责任各1次以上。至于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的种类、具体时间以及2次被追究责任之间的时间间隔多长,均不受影响。但是,从最后一次被追究行政责任或者民事责任之日起,两年内又实施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就应当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本罪立案标准的第3种情形,“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2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100万元以上”,应当立案追究。这里的“非法经营数额”,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是指以非法出版物的定价数额乘以行为人经营的非法出版物数量所得的数额。非法出版物没有定价或者以境外货币定价的,其单价数额应当按照行为人实际出售的价格认定。
本罪立案标准的第4种情形,“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当立案追究。这里的“其他严重后果”,有待于司法实践进一步探讨总结。实践中,对于什么情形属于“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要根据具体案情进行综合评定。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本条例或者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并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复制或者部分复制著作权人的软件的;
(二)向公众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传播著作权人的软件的;
(三)故意避开或者破坏著作权人为保护其软件著作权而采取的技术措施的;
(四)故意删除或者改变软件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
(五)转让或者许可他人行使著作权人的软件著作权的。
有前款第(一)项或者第(二)项行为的,可以并处每件100元或者货值金额5倍以下的罚款;有前款第(三)项、第(四)项或者第(五)项行为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的情形是指侵犯软件著作权罪的犯罪行为,除了使用刑法第217条规定的情形外,还可以增加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罚款的惩罚规定。
二、软件著作权侵权的民事立案标准
如上述内容所讲的,并非所有侵犯软件著作权的行为都要课以刑事打击,侵犯软件著作权罪只对侵犯软件著作权行为构成上述立案标准的犯罪行为施以刑事惩罚,但对于一般著作权侵权行为并不适用刑事惩罚而是要求侵权人承担一般的民事责任。对于侵犯软件著作权的民事案件,出于定纷止争诉讼目的法律并未明确规定特别的立案标准,对于达到起诉条件的民事案件,法院经过审查一般都会受理。因此按照法律规定,侵犯软件著作权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是这样的:
1、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即原告必须是具有诉讼权利能力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同时原告必须是由于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即原告与其案件存在着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2、有明确的被告。除非诉案件外,原告起诉必须明确指出侵害其民事权益或与其发生民事权益争议的被告是谁,如果没有明确具体的被告,诉讼程序就无从进行,法院也无法对案件进行审理。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原告起诉必须明确指出要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益的内容,对被告实体权利请求的内容,以及提出诉讼请求的事实依据和理由,这是起诉书的核心内容。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即原告提起的诉讼应当属于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范围和受诉法院的管辖范围,否则法院无权对案件进行审理。
鉴于软件著作权侵权的专业性、复杂性、跨领域性,使得此类案件的调查取证和司法鉴定很难把控,再加上法律对上述民事侵权规定的原则性、刑事规定的细致性,使得当事人对此类纠纷往往不知所措,此时若委托专业处理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律师的协助,从证据与事实的角度去搜集、整理案件材料,顺利将案件推进至司法程序并进而实现更好的诉求!
长昊律师团是由一批毕业于专业法律名校的资深律师、技术专家、行业顾问组成,我们可以为您提供【专业咨询】、【计算机软件鉴定】等法律服务,您可以查看【XX公司软件被侵权成功立案】等相关案例因为专注研究,所以专业!
关键词:软件著作权侵权 刑事立案标准 民事立案标准
立案是指司法机关对犯罪案件或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后,决定将其列为诉讼案件进行侦查或审理的诉讼活动,是诉讼活动的开始阶段。一般包含刑事案件立案、行政诉讼案件立案及民事诉讼立案。然而在软件著作权侵权领域,比较常见的一般是民事侵权诉讼和侵犯著作权罪的刑事诉讼,两种诉讼法律都分别规定了不同的立案标准。了解此类案件的不同立案标准有助于当事人准确确定诉讼策略,选择能够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最佳诉讼途径。下面笔者将结合法律、法规及各项解释的若干规定,对此类案件不同诉讼的立案标准进行一个简单的解析,以期对您有所帮助!
一、侵犯软件著作权罪的刑事立案标准
刑事诉讼中的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或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以及自诉人起诉的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刑事立案作为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是每一个刑事案件都必须经过的法定阶段。由于刑事打击是惩罚罪犯最严厉的手段,所以只有那些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的违法犯罪行为才能适用刑事打击。为避免无罪之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之人不逃脱刑事制裁、严格适用法律,就必须制定清晰的立案标准,达到立案标准的方能进入刑事领域进行定罪量刑评价。
侵犯软件著作权在刑事领域体现为刑法第217条的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音像、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出版他人享有独占出版权的图书,未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音像制品,制作、展览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12月11日通过、12月23日起施行的《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以营利为目的,实施刑法第217条所列侵犯著作权行为之一,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5 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严重情节”:(1)因侵犯著作权曾经2次以上被追究行政责任或者民事责任,两年内又实施刑法第217条所列侵犯著作权行为之一的;(2)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2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3)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同时规定,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20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1)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10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2)造成其他特别严重后果的。
由此可见,本罪立案标准包括四种情形:
(1)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5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
(2)因侵犯著作权曾经2次以上被迫究行政责任或者民事责任,两年内又实施刑法第217条所列侵犯著作权行为之一的;
(3)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2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4)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本罪立案标准的第1种情形,“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5万元以上,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应当立案追究。这里的“违法所得”,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是指获利数额,即销售数额扣除成本后的数额。
本罪立案标准的第2种情形,“因侵犯著作权曾经2次以上被追究行政责任或者民事责任,两年内又实施刑法第217条所列侵犯著作权行为之一的”, 应当立案追究。所谓“曾经2次以上被追究行政责任或者民事责任”,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侵犯他人著作权,曾经受过2次或者2次以上的行政处罚,或者2次及2次以上被人民法院判决、调解承担民事侵权赔偿责任;或者受行政处罚、被追究民事责任各1次以上。至于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的种类、具体时间以及2次被追究责任之间的时间间隔多长,均不受影响。但是,从最后一次被追究行政责任或者民事责任之日起,两年内又实施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就应当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本罪立案标准的第3种情形,“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20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100万元以上”,应当立案追究。这里的“非法经营数额”,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是指以非法出版物的定价数额乘以行为人经营的非法出版物数量所得的数额。非法出版物没有定价或者以境外货币定价的,其单价数额应当按照行为人实际出售的价格认定。
本罪立案标准的第4种情形,“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当立案追究。这里的“其他严重后果”,有待于司法实践进一步探讨总结。实践中,对于什么情形属于“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要根据具体案情进行综合评定。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本条例或者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并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复制或者部分复制著作权人的软件的;
(二)向公众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传播著作权人的软件的;
(三)故意避开或者破坏著作权人为保护其软件著作权而采取的技术措施的;
(四)故意删除或者改变软件权利管理电子信息的;
(五)转让或者许可他人行使著作权人的软件著作权的。
有前款第(一)项或者第(二)项行为的,可以并处每件100元或者货值金额5倍以下的罚款;有前款第(三)项、第(四)项或者第(五)项行为的,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的情形是指侵犯软件著作权罪的犯罪行为,除了使用刑法第217条规定的情形外,还可以增加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罚款的惩罚规定。
二、软件著作权侵权的民事立案标准
如上述内容所讲的,并非所有侵犯软件著作权的行为都要课以刑事打击,侵犯软件著作权罪只对侵犯软件著作权行为构成上述立案标准的犯罪行为施以刑事惩罚,但对于一般著作权侵权行为并不适用刑事惩罚而是要求侵权人承担一般的民事责任。对于侵犯软件著作权的民事案件,出于定纷止争诉讼目的法律并未明确规定特别的立案标准,对于达到起诉条件的民事案件,法院经过审查一般都会受理。因此按照法律规定,侵犯软件著作权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是这样的:
1、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即原告必须是具有诉讼权利能力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同时原告必须是由于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即原告与其案件存在着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2、有明确的被告。除非诉案件外,原告起诉必须明确指出侵害其民事权益或与其发生民事权益争议的被告是谁,如果没有明确具体的被告,诉讼程序就无从进行,法院也无法对案件进行审理。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原告起诉必须明确指出要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益的内容,对被告实体权利请求的内容,以及提出诉讼请求的事实依据和理由,这是起诉书的核心内容。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即原告提起的诉讼应当属于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范围和受诉法院的管辖范围,否则法院无权对案件进行审理。
鉴于软件著作权侵权的专业性、复杂性、跨领域性,使得此类案件的调查取证和司法鉴定很难把控,再加上法律对上述民事侵权规定的原则性、刑事规定的细致性,使得当事人对此类纠纷往往不知所措,此时若委托专业处理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律师的协助,从证据与事实的角度去搜集、整理案件材料,顺利将案件推进至司法程序并进而实现更好的诉求!
长昊律师团是由一批毕业于专业法律名校的资深律师、技术专家、行业顾问组成,我们可以为您提供【专业咨询】、【计算机软件鉴定】等法律服务,您可以查看【XX公司软件被侵权成功立案】等相关案例因为专注研究,所以专业!
上一篇:前面已经没有了,返回列表吧!
下一篇:商业秘密侵权立案标准